
產前準備從女人成為媽媽,80%媽咪待產包都忘了準備「它」,心理待產包。
即將迎接寶寶的妳,是不是已經準備好產褥墊、免洗內褲、產後束腹帶、寶寶的紗布衣等待產包清單?
但妳知道嗎,根據調查,超過80%的媽咪在準備待產時最容易出現的產前焦慮,那是因為我們都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- 心理待產包的準備。
面對這些產前大大小小的焦慮,我們該怎麼準備這份心理待產包呢?
小編整理了一份準備攻略,讓我們一起排解這些不安感,用滿懷期待的心情來迎接我們的寶貝吧!
一、生產前的待產準備
媽咪們30周開始就可以準備待產包囉!提早整理好可以減緩生產焦慮,不會擔心忘了帶這個還是漏了那個。產檢時醫院通常會提供一份待產清單,包括產褥墊、免洗內褲、產後束腹、寶寶的紗布衣等用品,但品項繁多,該如何有效準備避免遺漏,銜接月中又該準備些什麼呢?
別擔心!小編整理了「生產用待產包」及「銜接月中準備」兩大清單,跟著準備不怕漏!
-
生產用待產包,針對住院 3-5 天的需求準備
不確定”產褥墊”和”看護墊”等消耗品,要帶多少量才夠嗎?
六甲村集結過來人經驗,把待產3-5天的生產用量集結成「Always Ready待產包」一袋提去最齊全!(剖腹產/自然產都適用)
-
銜接月中準備,包含月子期間的日用品與寶寶照護物品
二、什麼是心理待產包?
在準備待產物品的同時,面對生產的未知與害怕也跟著一一浮現,卻從沒有人告訴過我們,該怎麼準備心理這份待產包,而常見的焦慮問題莫過於這三大類:
-
生產層面的焦慮
- 我會不會產後大出血
- 生產會不會不順利
- 我會不會吃全餐(自然產生不出來要剖腹開刀)
- 用力的姿勢會不會傷到寶寶
- 我會不會來不及去醫院
-
心理層面的不安感
- 剪會陰是不是很痛
- 打無痛的針好粗好可怕
- 聽說打無痛產後會腰痠是真的嗎
- 產後會不會瘦不回來
-
面對生活轉變的壓力與經濟壓力
- 我準備好當媽媽了嗎
- 能給寶寶好的生活嗎
- 我有耐心可以好好教寶寶嗎
-
開銷不斷增加,我們的存款夠嗎
三、如何準備心理待產包,三步驟化解焦慮增加安定感
面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生產焦慮與各種問題造成的不安感與擔憂,我們該怎麼透過心理待產包來排解呢?
妳可以把所有的擔心害怕寫下來,通常在寫下的過程中,可以更具體呈現出我們心裡各種的擔憂,會比放在腦中更有條理。全部條列完後,接著就可以開始分類。
-
第一類-生產相關問題與專業醫師諮詢,知識就是力量,透過增加醫療知識來減緩胡思亂想的焦慮
準備面對生產前,妳可能聽過看過許多生產相關的文章或影片,進而對生產過程有很多疑問,例如:剪會陰的疼痛感、害怕內診、無痛對身體的影響、生產過程的各種問題都屬於醫療相關,建議媽咪們把這些疑問一一列好,在產檢時可以與醫師諮詢討論,不僅能充實生產的專業知識,更能緩解因為胡思亂想造成的焦慮。
-
第二類-心理層面的不安,透過與老公或信任的好友一起聊天討論找出對應的方法
面對未知的心理不安,例如:無法預期的生產問題、不確定能不能給寶寶好的生活,或是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等,這些煩惱,建議媽咪們可以與老公、信任的朋友一起聊天討論,一方面抒發情緒,另一方面也能一起討論面對時的應對方式,實際遇到時也比較不會慌張。
-
第三類-生活轉變的對應方法,透過與身邊過來人或媽咪社群的分享吸取經驗
而面對產後各種生活變化,例如:產後塑身與月子恢復、育兒的各種狀況等,建議媽咪們可以評估產後的身體狀況,再慢慢進行運動或外在塑身的幫助,例如:產後束腹帶、日常塑身用品、皮拉提斯運動、醫美療程等。
而育兒的生活中,我們遇到的各種狀況和問題,可以透過也同為媽咪的友人或到各大媽咪社團裡互相分享取經。※小提醒:若是醫療方面的問題,建議媽咪們先到醫院與專業醫師諮詢避免延誤就醫唷!
而經濟層面的擔憂,現在各縣市都有提供生育補助、育兒津貼、產檢補助等福利來幫助我們減輕孕育的壓力,優先做好功課更好與老公一起討論資金安排唷!
2025最新生育補助及托育補助,各項育兒補助大補帖!(含育嬰留職停薪補助)
了解這三大類的化解方式後,我們可以反問自己「這些擔心是從哪裡來的呢?」可能是之前聽別人說過,也可能是前幾胎的生產經驗。當我們找到擔憂的來源,就可以透過下面三個步驟來增加自己的安定感:
1、接納自己的擔憂與害怕
別忘了,生產可是人生前幾名的大事!
特別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媽,面對完全陌生的情境會擔心和焦慮都是很正常的!告訴自己所有的擔心、害怕都是合理的,不用批評自己也不用刻意壓抑這些感受,接受這份不安的感受。當妳接受所有的負面情緒時,妳會坦然許多,即使那些不安還沒有得到答案。
2、跳脫視角,如果是妳會怎麼安慰正處於低潮的她
條列出擔憂問題後,試著用旁觀者的角度,想像自己是某個對妳來說有幫助的過來人,可能是妳的某位女性長輩,或是同為母親的友人,試想如果是妳會怎麼安撫她,然後把那些話寫下來;例如:「相信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,也相信醫療團隊會給予最專業的協助,和妳一起迎接寶寶的到來。」用妳熟悉的方式,將這些鼓勵的話轉化為力量,穩定自己的情緒。
3、將心裡的不安說出口
媽咪們,生產不是妳獨有的任務,不要將這些情緒壓在心裡!身邊的老公,家人、朋友都是妳的後援。可以試著和她們說出心裡的擔心,透過傾吐聊天,妳可能會發現新的觀點,甚至減輕心理的壓力而有意外的收穫唷。
如果妳的老公和家人不是值得倚靠的神隊友。那麼妳需要找一位能夠聆聽和理解妳的對象,有時把感覺說出來後,妳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,原來自己的心情別人也有過,想法轉變後在心情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哦!
如果妳是二胎以上有經驗的媽咪,可能之前的生產經驗讓妳或多或少留下了些陰影,甚至到創傷的程度。那這胎的產前擔心必然會更強烈。這時,我們可以溫柔地問問自己:「這次備孕時是什麼信念,讓我願意再次面對?」不論答案是什麼,一定有妳的勇氣,感謝這份勇氣,也謝謝身體為妳承擔的一切。勇氣與焦慮是可以同時存在的!當妳感受到害怕時,別忘了,妳內心也擁有著堅韌與力量。
「身為媽咪的妳很偉大,也很棒。」深吸一口氣,為自己加油:「我可以的!」相信這次的生產會很順利,寶寶也很期待與妳見面!
四、迎接孩子前先好好愛自己
媽咪,妳的健康和快樂是寶寶成長的基石,「先有健康的妳,才有健康的寶寶」!
-
生產前的願望清單
媽咪們可以把一些現在不做就要等2-3年才有能實現的吃喝玩樂各種點子,列成一個願望清單,例如:旅行、產前蜜月、美食餐廳、手作課程、看電影、睡到自然醒等等,把這些心裡想做的事情逐一寫下,再一一完成。當妳跟老公、姊妹們一起完成這張清單後,就在內心跟這些事情暫別吧,因為接下來妳可能會有好一段時間不能像現在說走就走。如果很幸運的,有親友常常願意支援當褓母,那妳也許不會跟這些活動暫別太久;但如果沒有那麼多後援,那麼完成這一份清單能為妳在接下來一兩年的心情上做好準備,也能預先存滿妳和老公的愛的存款。媽咪們,把握好產前的時光,勇敢的把想做的事都完成吧!
-
生產前的心理需求
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,包含恐懼和焦慮「在某些沒辦法抵抗或控制情緒的時刻,暫時被淹沒也沒有關係」,試著去理解這份感受,接受它的侵襲,在這份侵襲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找一個讓妳有安全感的人,默默地陪伴妳。在一切情緒退去後,我們可以溫柔的好好的面對它,有情緒的釋放是很正常的,不用刻意壓抑或隱藏,擁抱自己的每一個情緒,妳會發現自己更有力量。
五、共同迎接新生命,成為父母的那一課
-
學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
放下「我應該」的執念,試著成為一個夠好的爸爸和媽媽就好了!
人們總是會不斷的透過”比較”來檢討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、不夠優秀。但妳知道嗎,人生來就不是平等的,在看著更好的別人時,也別忘了回頭看看當下的我們,學習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中做到最好,我們就是最棒的爸比和媽咪了。「妳不需要完美,『夠好』就是最棒的!」
-
邊學邊做是必經之路
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學走路時總是跌跌撞撞,漸漸的才學會怎麼好好走路的嗎?
初為人父母的我們,面對許多孕育挑戰都是陌生且沒有經驗的,起初會感到陌生、不知所措甚至手忙腳亂都是正常的,有了幾次經驗後,相信在孕育的路程中會越來越上手的!
-
學會愛的感謝
婚後的我們從夫妻轉變為爸比媽咪,在戀愛中的兩人世界裡我們存了許多愛的存款,現在我們面對更多現實和育兒的挑戰,更不能缺少日常生活中的對彼此的感謝與愛的付出!
不論在孕育的日子裡有多辛勞,希望我們都別忘了和彼此一起存好愛的存款,不論大事小事都能感謝彼此的付出更相知相惜,共同經營屬於我們愛的小家。
看完這篇文章後,妳是不是也覺得原來心理待產包這麼重要!勇敢面對自己的需求和懦弱並不丟臉,面對身分的轉變和生活各種變化,我們都有著相似的情緒和心情,因為在孕育的過程中是喜憂參半的,妳並不孤單!
透過心理待產包的準備,讓我們用更健康且愉快的心情一起迎接小寶貝的到來,小編最後重點整理了「心理待產包的速記三要點」✔ 寫下擔憂清單 ✔ 與伴侶或醫師諮詢討論 ✔ 用妳習慣的方式,給予安定的力量,媽咪可以記得這三點,在每一次有需求時,試著透過這些方式調解焦慮與不安吧!